3月17日,智能制造学院“红五星”宣讲团创新打造的“红匠微课”特色宣讲活动,在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掀起了AI赋能青年成长的新浪潮。活动以“AI解码红色基因,智能锻造时代匠人”为主线,通过虚实融合的科技展演,为我校青年学子搭建起红色文化与人工智能的跨界对话平台,生动诠释了AI技术在青年成长中的赋能价值。


活动现场,“红五星”(小红匠)宣讲团成员为同学们带来了《科技重绎红色记忆》为主题的课程。依托AI生成技术,将红色经典影片中的“运送军粮”场景智能重构——通过StableDiffusion生成的军用机械狗三维模型跃然屏上,其搭载的多模态感知系统、自主导航算法等前沿技术参数引发阵阵惊叹。“我们运用生成式AI对历史装备进行智能化推演,既是对革命智慧的当代解读,更是对智能技术的创新实践。”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职师)1班的李元昊同学现场演示AI设计平台操作,指导参与者输入参数即时生成个性化军械模型。




在AI技术沉浸式体验区,智能制造学院自主研发的“红色知识图谱生成系统”成为焦点。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百万字革命文献,自动构建出可视化的精神谱系网络。“输入“长征精神',AI不仅关联出12个核心概念,还能智能推荐相关技术攻关方向。”开发者李元昊介绍道,该模型已应用于学院“红色科创”项目孵化,助力学生团队精准对接技术研发与精神传承需求。活动特别设置“AI+红色”创新工坊收获热烈反响。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们尝试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分析革命歌曲旋律特征,开发出具备智能作曲功能的红色文化传播程序。“AI教会我们用数据思维解构红色文化,用算法模型传承革命精神。”参与开发的张子龙同学表示,这种跨学科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技术应用能力。
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彰显着AI技术已从工具进化为育人载体,也让我校学子们在技术解码红色基因的过程中,锤炼了AI技术应用能力,深化了对初心使命的认知。这种“红色为魂、智能为翼”的育人新模式,为新时代青年成长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。